在水产养殖项目中,防渗膜施工是保障养殖池不渗漏、维持水质稳定的关键环节。施工前的自检工作能够有效规避潜在问题,确保后续施工顺利进行。以下是水产养殖防渗膜施工前自检的实用技巧。
一、场地基础自检
(一)平整度检查
使用水准仪等专业测量工具,对养殖池场地进行多点测量,检查场地平整度。要求场地表面平整,高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一般每平方米内高差不应超过规定数值(如±2cm)。若场地存在较大起伏,需进行平整处理,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确保场地满足防渗膜铺设的平整要求。
(二)尖锐物清理
仔细检查场地表面,清除所有可能刺破防渗膜的尖锐物体,如石块、树根、铁钉等。对于较大的尖锐物,可直接移除;对于较小的尖锐物,可使用工具将其剔除,并对坑洼处进行填补平整,防止防渗膜在铺设和使用过程中被刺破。
(三)压实度检测
通过现场取样,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等方法检测场地基础土的压实度。不同类型的水产养殖池对压实度要求不同,一般要求压实度达到设计值的90%以上。若压实度不足,需进行补压处理,可采用振动压路机等设备进行碾压,提高场地基础的稳定性,为防渗膜提供坚实的支撑。
二、材料质量自检
(一)外观检查
对到场的防渗膜进行外观检查,查看膜面是否有破损、褶皱、气泡、杂质等缺陷。防渗膜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外观瑕疵。若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进行退换货处理,确保使用的防渗膜质量合格。
(二)规格尺寸核对
核对防渗膜的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长度、宽度和厚度等参数。使用测量工具对防渗膜进行实际测量,与产品说明书或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进行对比。若尺寸偏差过大,可能影响防渗膜的铺设效果和防渗性能,需及时调整或更换。
(三)性能检测
对于重要的水产养殖项目,可对防渗膜进行抽样检测,测试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物理性能主要包括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等,化学性能主要检测其耐酸碱、耐老化等性能。通过专业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确保防渗膜的性能满足养殖池的使用要求。
三、周边环境自检
(一)排水系统检查
检查养殖池周边的排水系统是否畅通,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确保在雨季或养殖池排水时,能够及时将积水排出,避免积水浸泡场地基础,影响防渗膜的使用寿命。若发现排水系统存在堵塞或不畅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清理和疏通。
(二)周边建筑物影响评估
观察养殖池周边是否存在建筑物、构筑物等,评估其对防渗膜施工和使用的影响。例如,周边建筑物的基础沉降可能会对养殖池场地基础产生附加应力,导致防渗膜损坏。若存在潜在影响,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设置隔离带、加强场地基础处理等。
(三)周边环境卫生检查
检查养殖池周边环境是否整洁,有无垃圾、杂物等。保持周边环境卫生,防止垃圾、杂物被雨水冲入养殖池,污染水质。同时,也可避免这些杂物在施工过程中对防渗膜造成损坏。
四、施工设备与工具自检
(一)设备运行检查
对施工所需的设备,如挖掘机、压路机、焊接机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检查设备的发动机、液压系统、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修,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影响施工进度。
(二)工具配备检查
核对施工所需的工具是否齐全,如测量工具、焊接工具、固定工具等。确保工具的数量和质量满足施工要求,避免因工具不足或损坏而影响施工。同时,对工具进行清洁和保养,保证其使用性能。
水产养殖防渗膜施工前的自检工作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养殖效果的重要环节。通过场地基础、材料质量、周边环境以及施工设备与工具的自检,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为后续的防渗膜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自检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自检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